close
端午節除了帶來四天連假、只上三天班的興奮與喜悅感,也帶來辦公室午餐時間的粽子香。
7在部落格寫媽媽的粽子,也喚起我對於粽子的諸多回憶。 外婆、大阿姨身體不若以往健朗後,大約已有十年以上沒有吃過懷著兒時記憶、溫暖與愛,和古早口味好吃到不行的粽子了。年輕時不以為意,粽子到處都有賣,而且老人家包粽子每次都包一大堆,唸書時中午帶便當也吃、晚上回家又要吃,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幸福其實有一天是會消失的。直至今年,第二個大阿姨不在的端午,雖然她早就不包粽子了,但真正意識到小時候認定了的「我家粽子」的口味,再不復現時,心中難免遺憾。
在回憶的同時,也想起H說,「他媽媽包的粽子才是最好吃」的那種神情,但其實我一點都不愛,在大學時也曾因為吃得太多,而好幾年聞粽色變。仔細想想,P的手藝不能說不好,很多菜我也吃得津津有味,像是金門口味的春捲、蚵仔煎我就很愛,為什麼獨獨粽子,讓我完全不感興趣?而向來挑嘴的H對很多料理都有意見,單單對粽子就下了亳不遲疑的評語--只有媽媽的好。
我試著在小小的辦公室進行民調,得到了小小的結論,粽子的地位超乎其他料理或菜色,每家口味、氣味定與其他家不同,而這種不同,造就了特殊性,這特殊性也成為別人無法超越,也不可能拷貝的獨特氣味的印記。於是幾乎每個人都像中了邪還是被催眠了一般,在我詢問的同時馬上自信地給出唯一的答案:他們自家的粽子最好吃。
即便是辦公室裡和我同年,卻比我成熟比我懂得人情事故,和婆婆一家關係超級好的同事J,今年要台東媽媽把粽子寄到公司,「因為婆婆會包,不好意思寄回婆家」,只得在公司裡與同事共享媽媽美味的粽子,她也完全不猶豫地說:她媽媽的粽子最好吃!
同事B則是不禁回憶起包上花生、米粒白亮的南部粽,她說她奶奶還會加上菜豆裡的豆子,跟米一起拌煮......。說著說著都快流出口水的陶醉神情,連我這個不喜歡白米粽和花生的北部粽忠實粉絲,都差點被她的表情吸引脫口而出叫她分我一顆他們家的粽子。
雖然已婚同事們異口同聲說還是自(娘)家的粽子最好吃,不管媽媽包還是奶奶、外婆包,婆婆包的粽子就是不好吃;但其他料理倒沒有這種對粽子口味全然死忠般鮮明的分野。再進一步調查,每家粽子的烹調方式、口味,真的有極大的差別,從粽葉的選擇,北部粽、南部粽,米色深淺不同的大範圍區分,一直到粽子的內容,和米的料理方式,都有顯著的不同。
像我喜歡的粽子是像油飯一樣,米粒分明有嚼勁、充滿油蔥、八角還五香的香氣,大阿姨還會在粽子裡包進蘿蔔干丁,而且我家粽子一定不會有花生(我很不愛花生),而滷得夠味、軟而有彈性的五花肉,包在粽葉與米飯裡就是跟一般的滷肉不同,它是吸飽了各方精華的香氣後而成為「專屬粽子的滷肉」!我每次都會先從粽子尖端開始吃,有著粽葉香的米飯與蘿蔔干丁先開了胃,然後挖開整顆粽子,把蛋黃和「專屬粽子的滷肉」,一起配著又香又夠味的粽身......,雖然僅是在幻想吃到早已絕版的我家粽子,卻感覺香氣與舌尖味蕾,一同和著外婆擦乾買回家清洗粽葉的手、兒時跟著外婆學著把粽葉塞進所有填料,包成粽子的影像,一起在我腦中播放一遍。
在我將我的小小田調與眾人分享後,粽子似乎從一種單純的節慶食物,延伸為看待你的回憶、你的人生的一個按鈕。粽子除了好不好吃的價值,它似乎也象徵了你人生的源頭,你的鄉愁,你的家鄉,你的原生家庭,你兒時的記憶,你之所以為今天的你。一個華人共通的重要節日,我已經不再對屈原和划龍舟感興趣的此時,粽子的意義不只在味蕾上的滿足,對我來說好似成為尋根的理由,或者可能是結果。表姐終於也忍耐不住,她要來試作絕版的大阿姨粽子,我要她一定要找我一同,我滿心期盼這次的試作可以成功,那麼透過大家一起動手回頭尋找早不復存的口味時,也一同製造未來屬於我們這些倖存的家人,新的家族記憶。
7在部落格寫媽媽的粽子,也喚起我對於粽子的諸多回憶。 外婆、大阿姨身體不若以往健朗後,大約已有十年以上沒有吃過懷著兒時記憶、溫暖與愛,和古早口味好吃到不行的粽子了。年輕時不以為意,粽子到處都有賣,而且老人家包粽子每次都包一大堆,唸書時中午帶便當也吃、晚上回家又要吃,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幸福其實有一天是會消失的。直至今年,第二個大阿姨不在的端午,雖然她早就不包粽子了,但真正意識到小時候認定了的「我家粽子」的口味,再不復現時,心中難免遺憾。
在回憶的同時,也想起H說,「他媽媽包的粽子才是最好吃」的那種神情,但其實我一點都不愛,在大學時也曾因為吃得太多,而好幾年聞粽色變。仔細想想,P的手藝不能說不好,很多菜我也吃得津津有味,像是金門口味的春捲、蚵仔煎我就很愛,為什麼獨獨粽子,讓我完全不感興趣?而向來挑嘴的H對很多料理都有意見,單單對粽子就下了亳不遲疑的評語--只有媽媽的好。
我試著在小小的辦公室進行民調,得到了小小的結論,粽子的地位超乎其他料理或菜色,每家口味、氣味定與其他家不同,而這種不同,造就了特殊性,這特殊性也成為別人無法超越,也不可能拷貝的獨特氣味的印記。於是幾乎每個人都像中了邪還是被催眠了一般,在我詢問的同時馬上自信地給出唯一的答案:他們自家的粽子最好吃。
即便是辦公室裡和我同年,卻比我成熟比我懂得人情事故,和婆婆一家關係超級好的同事J,今年要台東媽媽把粽子寄到公司,「因為婆婆會包,不好意思寄回婆家」,只得在公司裡與同事共享媽媽美味的粽子,她也完全不猶豫地說:她媽媽的粽子最好吃!
同事B則是不禁回憶起包上花生、米粒白亮的南部粽,她說她奶奶還會加上菜豆裡的豆子,跟米一起拌煮......。說著說著都快流出口水的陶醉神情,連我這個不喜歡白米粽和花生的北部粽忠實粉絲,都差點被她的表情吸引脫口而出叫她分我一顆他們家的粽子。
雖然已婚同事們異口同聲說還是自(娘)家的粽子最好吃,不管媽媽包還是奶奶、外婆包,婆婆包的粽子就是不好吃;但其他料理倒沒有這種對粽子口味全然死忠般鮮明的分野。再進一步調查,每家粽子的烹調方式、口味,真的有極大的差別,從粽葉的選擇,北部粽、南部粽,米色深淺不同的大範圍區分,一直到粽子的內容,和米的料理方式,都有顯著的不同。
像我喜歡的粽子是像油飯一樣,米粒分明有嚼勁、充滿油蔥、八角還五香的香氣,大阿姨還會在粽子裡包進蘿蔔干丁,而且我家粽子一定不會有花生(我很不愛花生),而滷得夠味、軟而有彈性的五花肉,包在粽葉與米飯裡就是跟一般的滷肉不同,它是吸飽了各方精華的香氣後而成為「專屬粽子的滷肉」!我每次都會先從粽子尖端開始吃,有著粽葉香的米飯與蘿蔔干丁先開了胃,然後挖開整顆粽子,把蛋黃和「專屬粽子的滷肉」,一起配著又香又夠味的粽身......,雖然僅是在幻想吃到早已絕版的我家粽子,卻感覺香氣與舌尖味蕾,一同和著外婆擦乾買回家清洗粽葉的手、兒時跟著外婆學著把粽葉塞進所有填料,包成粽子的影像,一起在我腦中播放一遍。
在我將我的小小田調與眾人分享後,粽子似乎從一種單純的節慶食物,延伸為看待你的回憶、你的人生的一個按鈕。粽子除了好不好吃的價值,它似乎也象徵了你人生的源頭,你的鄉愁,你的家鄉,你的原生家庭,你兒時的記憶,你之所以為今天的你。一個華人共通的重要節日,我已經不再對屈原和划龍舟感興趣的此時,粽子的意義不只在味蕾上的滿足,對我來說好似成為尋根的理由,或者可能是結果。表姐終於也忍耐不住,她要來試作絕版的大阿姨粽子,我要她一定要找我一同,我滿心期盼這次的試作可以成功,那麼透過大家一起動手回頭尋找早不復存的口味時,也一同製造未來屬於我們這些倖存的家人,新的家族記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