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前半段松子還未遇與學生龍洋一重逢前的人生,總是在每次重大打擊之後,宣告結束。而在結束的同時,遇到新的男人,於是又開始新的人生旅程。

與呃他夫夢寐以求的山中小屋自交屋後,也邁入了非常繁忙的新屋暨夢想的籌備期,我手邊的打掃案進入了尾聲,湊巧呃他夫的工作也被迫告一段落,於是我們剛好有較多的時間,投注心力在我們夢想以久的房子上。加上一開始不妥協工作室也即將有了重大的組織調整,長達一年多自由業的工作型態,似乎也即將產生變化。只能說這一切的結束和開始,好像事先都講好了一樣,搭配得好好的,一起在一個適當的時間發生,不管是誰安排好這一切的,我雖不持鼓勵的態度,但還是深表感謝,不論發生的這一切是好或壞,我相信只是事物本質其中的一個面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看起來這個階段的我的人生,暫時終止在一同工作的老闆、業主、夥伴、同事關係的結束,然後以夢想很久的新房子入手為起點,再邁向一個目前我還茫然未知的下一個階段。

人生是一長串不斷結束與開始的過程。但我總是慣性、迷信地,試圖在其中找到一種規律或公式。像是「也許我每個工作的週期都在二年以內」之類的這種,好像找到它之後,我對於人生就能不再焦慮,稍微安心。但事實上並沒有,回想自己對於人生的努力,我還不知道要用哪一種標準來看。是要用原始的、成功的標準,還是要用一種隨興的、自我的標準?換言之,我還不知道我是誰,我的人生要長成什麼樣子。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前半段松子還未遇與學生龍洋一重逢前的人生,總是在每次重大打擊之後,宣告結束。而在結束的同時,遇到新的男人,於是又開始新的人生旅程。

與呃他夫夢寐以求的山中小屋自交屋後,也邁入了非常繁忙的新屋暨夢想的籌備期,我手邊的打掃案進入了尾聲,湊巧呃他夫的工作也被迫告一段落,於是我們剛好有較多的時間,投注心力在我們夢想以久的房子上。加上一開始不妥協工作室也即將有了重大的組織調整,長達一年多自由業的工作型態,似乎也即將產生變化。只能說這一切的結束和開始,好像事先都講好了一樣,搭配得好好的,一起在一個適當的時間發生,不管是誰安排好這一切的,我雖不持鼓勵的態度,但還是深表感謝,不論發生的這一切是好或壞,我相信只是事物本質其中的一個面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看起來這個階段的我的人生,暫時終止在一同工作的老闆、業主、夥伴、同事關係的結束,然後以夢想很久的新房子入手為起點,再邁向一個目前我還茫然未知的下一個階段。

人生是一長串不斷結束與開始的過程。但我總是慣性、迷信地,試圖在其中找到一種規律或公式。像是「也許我每個工作的週期都在二年以內」之類的這種,好像找到它之後,我對於人生就能不再焦慮,稍微安心。但事實上並沒有,回想自己對於人生的努力,我還不知道要用哪一種標準來看。是要用原始的、成功的標準,還是要用一種隨興的、自我的標準?換言之,我還不知道我是誰,我的人生要長成什麼樣子。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想去看《不願面對的真相》,主要是因為我希望自己勇於面對這世界可能即將資源耗盡,瀕臨毀滅的真相。而就在我去了上閤屋台北旗艦店之後,我體會到一種極可怕的資源浪費,我自己竟然也成了幫兇。

就在上週日,適逢呃他夫生日,呃他夫他娘說要請壽星吃飯,所以呃他夫提議去吃吃很有名但他從未踏足的「上閤屋」,於是我們訂了位在信義NEO 19的上閤屋台北旗艦店。

老實說在去用餐前,我就已經搜尋過網路上的網友評價,毀譽參半。我約莫三年前去吃過大安店的上閤屋,精緻美味菜色眾多,印象還算不錯。

鬆散地交待了一下我認知的背景之後,我要說一下為什麼頒給它五顆星的原因。

這事可以先從二個層次來討論:一是「吃到飽」的本質、二是因為它「吃到飽」所衍生出來的弊端(我是不是藝評看太多了,到底在寫什麼鬼)。然後再說說我對上閤屋台北旗艦店的看法。

印象中三年前去吃那次上閤屋大安店,我得到一個啟示,就是「吃到飽」這事基本上不適合我及我的家人朋友。因為我們慣性有一種「吃到撐」的心態,即便不一定考量到回不回本的問題,還是想要大快朵頤,但往往吃撐這事讓人不舒服而且後悔,三年前吃上閤屋,我印象中飽了三個月才消化。基本上我認為「吃到飽」的餐廳,應該被我個人所禁止。

吃到飽的本質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國強與林懷民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ho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神啊,請賜給我。。。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販賣機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廣島燒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阿酷林娜如是說。

「爭取幸福本來就是一場肉搏戰!」

就在我又為了慣常的狀態焦慮不安的今天,阿酷林娜又吐出這句發人深省,令人醍醐灌頂的好句子,值得被深刻記載!

雖然我想要幸福,但常常有些人情事故和我想像的幸福,是互相抵抗的。在爭取幸福的計畫之中,因為這些相互抵抗的因素,我常常扎掙和卻步,徒增為難,但人生沒有更大的進展。

比方說雖然獨立自主才是目前我認為最能詮釋自己生活的方式,但和家人的期待顯然是相反的。

《見樹又見林》書中提及到所謂的「價值」,是人或社會所創造出來的產物,也常相互抵觸的。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殺人是不對的,但在戰爭中殺了敵軍的士兵則會被褒獎……。書中舉的例子都十分簡單,放在生活之中對照,則顯得實際生活上的因素複雜很多,當許多價值觀互相抵觸時,我常常直覺地想要求得十全十美的方法,或是猶疑自己追求幸福的舉動是不是過於自私,卻沒有發現這樣的掙扎費力而又無法解決問題,因為人畢竟無法兼顧全局,勉強自己也不會得到快樂。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賀!

「藝術書寫工廠」開張~

請見右下方「推薦好讀」連結

「藝術書寫工廠」由廠長白色登喜路計畫、主持,工廠裡的長任勞工有frq及呃給夫。

不作機來作女工,這也是一種藍領階級轉換事業跑道的選項。

請大家多多愛用、支持!謝謝大家~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

〈《閱讀後現代》法國最後一位公共思想家--皮耶‧布迪厄的社會批判(四)〉

文/宋國誠(文化評論家)

「‧‧‧在布迪厄看來,知識份子既是一個塑造統治文化又是被挪用統治文化的當權者所統治的人,既是追求自由又是受到壓抑和擺弄的人。知識份子是處於統治階層中的被統治者,一種自我神聖化的精神自戀者,正是這種曖昧的處境,往往使知識份子本身成為『知識的難題』陷入理想與現實、外部世界與精神內層、退出與介入、高貴與通俗的兩難困境之中。」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連串好看的日劇,還有一部我沒提到的是《東大特訓班》。

可以參考「夢與夢之間的74分鐘空白」的〈我也想唸東大特訓班〉

我在看《東大特訓班》時,也不禁感嘆如果我高中時期真的有這種東西該多好。這部劇我看得不全,不過其中阿部寬在對特訓班的家長說的那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說,每個小孩的開竅時間不同,有的人早,有的人晚。早開竅的小孩不見得就比晚開竅的小孩聰明,而父母能做的,就只是耐心等待,並且聆聽孩子的心聲,在溝通過程,複述一次小孩的話,讓孩子覺得父母真心的在意小孩的感受。


我看到這段時還滿感動的。主要是印象中從小聰不聰明似乎也代表著一種階級或是父母給予評價的關鍵,而學制和課程內容等外在環境,都是制式的,其實並沒有多餘的空間或時間,「慢慢」等待每一個不同的人格,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長。


雖然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但看到這裡,覺得有種「原來我不笨」的安慰,呵。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這是位於羅馬的清教徒墓園中,英國詩人濟慈之墓。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非關正義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