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腦子裡一直響起這首歌。
有時我的心我的行為(內外在)比我所能意識的更快一步反應我的真實狀態。

王菲 開到荼靡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127_162533.jpg這年紀自然不會有偶像崇拜。這是一種遺憾,同時也是一種了悟後的慶幸。遺憾是沒有偶像即意謂著沒有虛幻完美的空間的存在;慶幸則是對這世界的全貌又多些務實的認識,減少失落傷心破滅的負面情緒。

意識到這件事,是因為看到了「相信」。在一個我以為它不應該在的地方和時刻。很少有閒暇(時間排程和心境都沒有餘裕)看書,也幾乎沒什麼想看的書。除了村上春樹和吉本芭娜娜還能讓我興起:「要不要買一下書」的念頭,最近很特別是亦絢姐姐的《永別書》讓我十分期待。於是便利超商取書後一直珍惜地撫視封面但幾天不得空翻開,沒想到偶爾得空即是有預感得坐在馬桶上一會,利用這空檔,才打開了「致讀者」的前言,就意識到這個。

「相信」是件怎麼回事呢?作為一個A型人,相信沒有太多模糊的空間。在很多時候從一本書,一篇文,甚至是標題,你會讀到很多企圖,作者擘劃的風景故事還有他意欲完成的隱藏的目標。這目標可能是取悅讀者、建構懸疑、造就話題,甚或為某些族群、性別……等等的對象發聲。這些很自然也很可以成為一本書的目的,但常常這些目標都在作者的欲望之下,或者應該説,作為讀者享受文字與整本書所帶來的各式(不管邪惡悲慘熱情幽微只要享受了的任何一種都稱之為)歡愉後,還是感受到作者的企圖如影隨形,像是背後靈,像是作為讀者的任何感受都是作者有意識的賦予,雖然這是理所當然但卻不想這麼理所當然。簡單説,就是被操縱的感受,就像太感人一秒賺人熱淚的廣告、舞台劇,我總是雖無法抗拒生理反應:眼紅、落淚,內心卻知道他只是按對按鈕了。

但我可以全心「相信」地進入亦絢姐姐的書,因為我在裡面一直看到「我」。甚至還沒開始看,僅是「致讀者」的前言,就看到「我」了的原因是,除了美妙舒坦流暢的織就,還有坦蕩的互動與關懷。它並不在小説的劇情裡但也可能在,我並不在這些場景風景的情節裡但也可能在。從大多我看完即便覺得過癮厲害但它還是一本小説的眾多小説,到我可以真心愛上、相信甚至覺得希望可以成為我人生的一部份的小説,之間的距離除了共鳴還有坦蕩完整的關懷和愛。藝術品的成就當然不必在於讀者;但不在意讀者或太在意讀者的,排除掉技術技巧不佳的作品,大多我喜愛的,都僅僅只能是「我」喜愛它(作品或作者),因著它的美好崇高或任何理由去愛它,這種單向的愛好孤單。而對我獻出關懷者,再排除掉我多疑的摘選出僅是按對按鈕達到生理反應的,除了作者真心愛「我」之外,再無它者。

在藝術品中讀到太多孤高或意欲被崇拜,舞台劇也看過賞我巴掌的熱烈作品,小説們的龐雜意圖也讓人疲憊,但看一本小説可以跟這本小説的整體甚或作者戀愛真是太愉快的經驗。

雖然我還沒開始讀,但卻已經期待這場戀愛,它一定會是超越形式性別的體會的。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MUJI沒什麼好說的,知名度很高,第一間Cafe&Meal開在台北阪急百貨,還造成排隊人潮(?)。

定位很清楚是Cafe,近日式食堂的餐點設定,但是是MUJI,當然是文青風,餐具傢俱擺設,無一不MUJI。

對MUJI的粉絲來說很開心,對肉食主義者來說,嚐鮮即可。

除了炸雞是全肉,豬肉則有點「嘻米」~因為那小碗裡,只有那,一塊肉。

但你都來到MUJI了,這就是文青店,文青不會庸俗計較有幾塊肉的(才怪)。

文章標籤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紙牌屋》第三季除了法蘭西 ‧ 安德伍(凱文史貝西)之外,親密戰友克萊兒、潔姬 ‧ 夏普和雷米一干共謀紛紛良心發現棄暗投明這真是太詭異了,哈囉~路都走那麼遠,人都踐踏了,以鮮血舖陳的路都這麼長了?我不相信回頭是岸、人性本善,比起真小人安德伍他們都更接近偽君子。而我比較欣賞凱文史貝西扮演這從一而終(至少目前為止)的真小人,他願意為了他的野心付出代價而且義無反顧,他知道他要付出什麼而且全盤接受不會怨天怨大地。

克萊兒要求要當聯合國大使卻不顧後果在俄羅斯主人家當場發作,陷害了多少人走到這一步然後突然良心被喚醒?雷米跟老闆-美國總統靠夭抱怨他對待自己前女友的態度不尊重讓他不舒服?潔姬明知自己沒能力爬上大位只好一步步權謀或與安德伍共謀作戰。先去找鄧巴想倒戈交換利益未果,只好再投靠回安德伍,辯論會上被安德伍追擊啞口無言後,反倒怪罪安德伍背棄?哈囉~是妳先想背叛不成只好龜縮回去妳忘記了嗎?二面不討好後才決定以道德僕人之姿宣佈支持鄧巴就可以一秒成完人嗎?「被背叛」是先付出道義相挺的人才有資格擁有的感覺,只可惜道義情義從來沒有在潔姬和安德伍的關係中存在啊~

這些配角的罪惡與安德伍不相上下,就算有地獄層級的差別,也都同在地獄裡了。但他們的搖擺、不一致,以及自我感覺良好,只能更襯托出主角的堅定。堅定成為一個完美的邪惡化身當然不是每個小朋友從小被鼓勵的志向,但在這個述說邪惡的世界、以邪惡為舞台場景的《紙牌屋》之中,主角法蘭西 ‧ 安德伍(凱文史貝西)的「完全邪惡」自然在風吹草搖的眾配角中恰如其份地演出脫俗、精湛、只能更邪惡沒有最邪惡的完美角色。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懷疑近期一直重播古早舊劇的緯來日本台是一種放棄競爭的態度,但最近看了12年前我最喜歡的《西洋古董洋菓子店》之後,(自以為)其實是積極求突破的好策略。不論何者,經典好片即使經過時間洗禮連畫面的鮮豔彩度都褪去,仍然是深深打動人心的經典:深厚的故事基底、久違了的Mr. Children,配上空白與進退有度的漫畫式幽默的節奏,再搭上一網打盡各種脾胃的美男,和視覺美感無敵的法式甜點。日劇還是好深奧啊~ふかいですね〜可以回味這麼美好的作品真的令人感到幸福!


還意外發現了AKB48的大島優子,在裡面還是一枚小學生呢,真是歲月催人啊~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寫點什麼但對於困境與人生的重覆關係再重覆表達下去連自己都不齒,所以一直,什麼都沒寫。

 

那來寫寫我家貓好了。


 

既不是懶得取名字的主人,對於名字的文學性其實也有一番重視,家裡四隻貓的名字,偏偏普通得很。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謊言是真實的影子」

這是日劇《新參者》的核心之一,也是人生的真理之一。
謊言有三種,一種是為了保護自己、一種是為了包庇別人、一種是為了欺騙別人。
在《新參者》裡,幾乎都是前面二種。
一個職責是辦案的刑警,可以將所有因為事件而受到傷害的人,皆視為受害者,而在辦案解開謎題、尋找犯人的過程中,也能一一串連起死者來不及說出來的話、來不及送出的禮、來不及表達的祝福和情感,讓突然之間被中止了人生離開人際連結而什麼都來不及表達與交待的被害者,透過這些蛛絲螞跡,即使無法重生,也再現了被害者的心思意念。

姑且不論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出現這樣的人,如果說一部小說一齣劇的價值可以用什麼作為代表,我最喜歡的詞彙之一就是「感動」。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標題不完全相關的前題

近期一、二年應該算是我文字生產量最少的一段時間,不管是工作還是部落格或日記。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深刻體認到文字實在是一個被操作得太純熟的工具,我以前純情的相信,文字是終結孤單,了解世界也讓人們理解自己的神器。但其實它終究也可能只是一項工具,它的美,也可能被作不實的操控,或片段擷取作私利的應用。

這項體認在我離開媒體之後,從外圍看待媒體,又更為深刻。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六人行的最後一集〉。當時悼念的是一個近似最完美的夥伴關係的結束,至少在我心中它幾乎是最完美的。

而當時的結束,是關係形式上的結束,六人行的場景熄了燈,各自搬離那個曾經共同擁有的場景,走向不同的旅程。

但現在另一個結束來臨,這個結束不在形式,而是內在價值觀的分道揚鑣。我心裡清楚的知道,某種程度的我還在原地,而那個我曾經同行、一起創造些什麼的伙伴,已經朝向與我不同的方向,前進。

所以大家終究都到了另一邊,無論這個「另一邊」是不是同一邊,而我永遠待在「這裡」,哪裡也去不了的這裡,「這裡」就是我,而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尋找下一個伙伴,或者其實,這裡就已經是任何形式伙伴的盡頭了。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週末無意間租了《帶我去遠方》。
這是吳念真大力推薦,導演傅天余的作品。

清新一如初戀般青澀又令人低迴不已的小品。

患有色盲的小女孩阿桂,她的世界裡自有其色彩,那種似是喃喃自語的少女心事,就連自己都似懂非懂。

與表哥阿賢的親近,還有一種女孩才懂的幽微,但那時的阿桂應該連自己都不確切知道那份無以名狀的曖昧究竟是什麼;那些肢體的觸碰所引發的奇異感受,就是最本能與最初的呼喚吧。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較」這事從來都意含著價值的判斷,大部份的時候我討厭被拿來與他人比較,尤其是比輸了的時候。但這樣的場景卻不斷出現,不論是同儕或年紀相仿的親戚。

「最近好嗎?你堂姐(我女兒)生了兩個小孩囉!」在加護病房外,久未見面的伯母微笑著這麼對我說。

我在心裡一皺眉,微笑回應說我很好,並順著她的話說,堂姐真厲害。(不然我應該說:喔,干我屁事。嗎?)

每次見到他們,過往類連續劇的糾葛和莫名情緒就會湧上心頭。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那一年的幸福時光》!有很紮實樸實的情感,講鄉村與都會之間的人情與兩者間的殊同。尤其吳念真和黃韻玲,還有蔡振南與林美秀在鄉下的生活場景和對白,都讓我這都市小孩,很奇異的感到一種回家的溫馨。如果《光陰的故事》讓眷村長大的人們回味無窮,我覺得《那一年的幸福時光》製作更為優質精緻,講情感更能召喚我想家的心情。

8月號的《誠品。學》有一篇《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導演游堅煜的專訪

〈游堅煜:為了將來的大師〉採訪/鄒欣寧

「當你感到走投無路,所有人都背棄你時,我跟你說,你還有個地方可去,還有人願意收留你,那就是家人。」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色登喜路分享了一段Terry Eagleton的《理論之後》。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是必需說,三天二夜扣掉開車台北台南往返,真正能花在台南的時間太少了。但即便這麼少,卻似乎開啟了我作為一個目光淺短的觀光客,對台南重新認識的第一步。 原本只是因為計畫中的日本遊看來無法成行,加上無意間收到台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的優惠EDM而衝動決定這次的出遊;自然在行前及過程中,也抱著享受美食的觀光客心態。

 第一天過中午才匆忙把兩貓打包送到旅館(過程還發生一個讓我噴淚的小事件)後上路,晚間六點才入住飯店,第三天 12點左右就離開台南上了高速公路;不完整的三天二夜第一天晚上我們去了在地人吃的「黃家蝦捲」大快朵頤,吃完又開車繞海安路,而後找到保安宮前的阿明豬心冬粉,等了半小時多,終於吃到傳說中的豬心,我貪心又多點了份豬腳,燙得剛好Q嫩再配上特製的醬油和大蒜,真的超好吃的,再切一盤綜合水果帶回飯店吃,看起來沒有精心搭配的水果,竟然每一樣都好吃得要命,西瓜、哈蜜瓜、鳳梨、葡萄都好吃又甜。

 第二天到安平古堡週邊走一遭,看了安平樹屋和旁邊的蠟像館,蠟像對我這種膽小如鼠的人來說還是太恐怖了點,也許是現在這些實蹟重現的工作真的有專業人士在製作,我覺得那蠟像也太逼真了吧,如果沒有H一道,我完全不敢走進去各個廊間觀看。中午在國華路上隨便找了一家林家魚皮店,沒想到也是超好吃的,正午大太陽吃虱目魚粥配大塊魯肉,我忍不住貪吃又多點了一份;途中彎到水仙宮想找傳說中的鱔魚意麵,意外巧遇一個賣甜湯的攤子,順手點了愛玉加粉稞帶回飯店,結果也是一嘗就驚為天人,我只能說台南怎麼隨便什麼都那麼好吃!晚餐找到一家疑似傳奇中的鱔魚意麵,就在水仙宮市場附近國華和民族路那一帶,真的很不錯吃,離開時還帶了一包台南金得春捲,我一向不愛花生粉,但這春捲竟然連冷了都那麼好吃(回來台北搜尋才知道這家很有名),莉莉水果店和旁邊的肉圓都沒有錯過,又再殺到赤嵌樓去買義豐冬瓜茶、繞回黃家蝦捲打包回飯店,看到這裡自己都覺得這像是餵豬之旅,就是想辦法把好吃的都塞下肚,難怪回到台北我的破身體馬上出狀況。

 台南美食讓人津津樂道自然不在話下,但短短的幾天,在瘋美食追趕進度的縫隙中,我也著實感受到台南本地十分特殊的氣質。我想到蜜月的義大利、日本廣島遊,異國的文化景點確實令我目不暇給,但卻沒有給我一種理所當然的「異地感」。當時的我只是十分詫異於自己竟感受不到人處異國的陌生感,還以為是因為我長大了,以為電影、電視、網路各媒介過於發達之故;但到了台南之後,這種陌生的新鮮感卻不在我預期之中而突襲,短短數日給我國外旅遊不能達到的興奮與諸多感想。

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